close


如何有效建構會議的報名機制?

 

會議確認招開後,就必須考慮,如何讓貴賓、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與?目前較多會議會採取「線上網路報名機制」,利用網路「線上表單」填寫模式,讓與會者可立即報名,同時也可讓會議規劃單位,隨時掌握可預期的會議出席人數。

 

關於會議報名,從場地尋找後,就須先制定希望的與會人數,同時,從內容規劃與邀請貴賓上,也需評估,這樣規劃是否是個「吸引人的會議」。另外,也須先瞭解哪些是適合的與會名單,建立潛在與會名單,同時,建構可吸引與會者的宣傳方式。

 

會議活動報名管理

 

1.會議的報名機制大多分為以下幾種:

 

電話報名、傳真報名、或網路線上報名

 

報名需詳列各項資料如下:

 

1.中英文姓名

姓與名需分列於不同欄位

 

2.報名身份

演講人、論文發表人、學生、協會會員、一般參與民眾

 

3.相關個資:

如:性別、聯絡電話、地址、E-Mail、公司名稱、職稱...

 

4.繳費機制:

線上信用卡刷卡繳費、ATM、匯款...

 

若是與會貴賓、講者,還需確認以下資訊:

 

1.將使用哪些會議設備

如:筆記型電腦、PAD、投影設備、麥克風...

 

2.住宿相關問題:

如:訂房類型、是否攜伴、抵達時間、離開時間、是否需接送機、

 

3.會議流程相關問題:

如:是否參加各時段之會議、開幕儀式、晚宴、餐會、飲食禁忌、相關參訪(拜會)行程、是否參加會外旅遊等

 

會議報名身份區分


大多數的會議活動都採用事前的報名方式,可掌握出席人數、需準備資料、報名費用的收取、場地安排座位等規劃,可有比較明確的依據。

 

除了事先的報名機制規劃外,也可安排現場報名,以爭取更多的人與會出席。例外也需考量,報名是來者不拒嗎?還是有條件的接受報名。


事前報名可區分為:

 

1.長官:

邀請來的長官、致詞貴賓、講師、主席或評論人,需要報名卻不需要繳交報名費

 

2.協會會員:

會議相關產業、協會、主辦單位、協辦單位等單位,報名費可否有優惠

 

3.學生會員:

相關系所學生報名費是否有折扣

 

4.早鳥優惠:

提供參與者提前報名的優惠

 

另外,會議報名還需考量:

 

有的貴賓卻不見得受邀參加晚宴,有的人是報名,卻委託他人 出席,這些都是事前報名時要注意的。另外,主辦單位要事前規範整體的報名流程及資訊,如此才能有效鼓勵有興趣的民眾出席參加。

 

報名後需考量:

 

1.收到報名後,需與報名者確認相關資料
在收到報名表格,經由檢查確認後,立即回覆報名情況,如:姓名拼寫、出席時間、發表論文時間、抵達時間、住宿或旅遊需求等,都在確認中清楚列明。

 

2.定期將報名與會人員名單呈報相關人員

需定期統計人數,依國籍、姓名排序及人數分類,並告知主辦單位相關人員目前的報名進度,以確定出席人員的總數。

 

報名表的設計需依照大會之屬性及規劃,若有遺漏,將導致後續處理的繁雜問題。

 

3.什麼時候須最後確定與會人員的總數?

 

4.規劃好可能參與的人數與因應措施規劃

 

從網路預訂報名的與會人數,需再加上現場報名的人數,以及來參加的來賓,這樣人數可能更可能是數百人、 甚至達數千人,需設定一個適當的報到區域, 接待人員可立即應變的流程規劃。

 

因為來參加與會的貴賓,通常會因為資訊的不明朗,或區域規劃不佳,或流程管制失當,而產生推擠、排隊或爭吵等現象,當然更有可能發生意外或傷害的情況。作為會議活動策劃者,需特別重視報名報到接待的作業規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armice1010 的頭像
    starmice1010

    星陽會展StarMICE的部落格

    starmice1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